十二载与振安同行:以匠心守护电力之光
2025-10-14 来源: 点击:8次
2013年9月,桂南的风还带着夏末的余温,我背着简单的行囊走进广西振安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的大门。彼时的我,对“电力监理”的认知尚停留在图纸上的线条与规范里,却不曾想,这份初遇会成为往后十二载岁月里,与公司同频共振、共赴山海的起点。
还记得入职第一天,前辈递给我的不仅仅是一本厚厚的《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更是一句沉甸甸的叮嘱:“咱们振安人干的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活,每一个数据、每一道工序,都连着千家万户的光明,半点不能马虎。”这句话,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扎了根。从最初跟着前辈在变电站工地核对设备参数,到独立负责输电线路的监理任务;从顶着烈日在崇山峻岭间核查杆塔基础,到冒着暴雨在变电站内监督设备调试,十二年来,我走过广西的山山水水——从南宁电网的升级改造,到柳州工业新区的电力配套,再到崇左乡村振兴的农网工程,每一个项目现场,都留下了振安人与我共同奋斗的足迹。
振安于我,早已不是单纯的“工作单位”,更像是一个包容成长、见证蜕变的“家”。刚入职那年,我因对新型户外GIS组合电器设备的监理标准不熟悉,在项目验收时犯了难。是公司组织的“老带新”帮扶小组,让经验丰富的师傅陪着我一遍遍查资料、跑现场,手把手教我如何通过声音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如何从细微的参数偏差中发现潜在问题。也是在振安的培养下,我从一名普通监理员,逐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监理工程师,先后获得公司“优秀员工”的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公司给予的每一次学习机会、每一个锻炼平台,是领导同事们在我迷茫时的指引、在我攻坚时的支援。
而我与振安的情感,更藏在那些“共克时艰”的记忆里。2020年初,疫情突如其来,防城港钢铁基地220kV变电站工程面临工期紧张与防疫压力的双重挑战。公司第一时间成立项目攻坚队伍,我主动报名驻守现场。那段日子里,公司综合部每月都会寄来口罩、消毒液和生活物资,领导隔着屏幕叮嘱我们“注意安全,有困难随时说”;同事们远程协助整理监理资料,确保项目进度不脱节。当最后一步启运送电操作的完成,看着电流稳稳输送到钢铁厂的各个角落时,我忽然明白:振安的“安”,不仅是电力安全的“安”,更是上下同心、彼此安心的“安”。
十二载春秋,振安也在不断成长壮大——从最初专注于区内电力监理,到如今拓展至新能源项目、智能电网建设,公司的每一次战略升级,都让我看到了“振安人”敢闯敢拼的劲头。而我,也始终紧跟公司的步伐,在新能源光伏项目监理中学习新规范,在无人机巡检技术应用中探索新方法,把个人的成长融入公司的发展,让自己的“匠心”与公司的“初心”同频。
回望这十二年,从青涩到成熟,从懵懂到笃定,我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振安,更感恩振安给予我的每一份信任与机遇。未来的路还长,我愿继续以“电力守护者”的身份,陪着振安走过更多个十二年——用严谨的监理态度守护每一度电的安全,用坚定的同行脚步见证公司的下一个辉煌,让个人的微光,融入振安照亮八桂大地的璀璨光芒里。
撰稿人:黄大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