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扎实开展2025年安全月活动——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筑牢安全防线
2025-07-09 来源: 点击:264次
2025年6月是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公司紧紧围绕这一主题,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常态化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月系列活动,旨在持续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守牢安全底线,有力推动公司向本质安全型企业转型发展。
一、精心策划,全员参与
公司高度重视本次安全月活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统筹和策划公司安全月活动,明确职责。公司通过发布“安全月活动方案”启动活动、通过在项目部和公司悬挂安全月标语、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全员安全生产应知应会手册》、利用内部微信管理群推送安全月活动资讯等,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全体人员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横幅上签字并悬挂上墙,营造了“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参与安全,人人要安全”的浓厚安全生产氛围。公司领导带头参与各项活动,深入一线与员工交流,强调安全责任落实,为活动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深化警示教育,筑牢全员思想防线
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组织开展了系列警示教育活动,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宣传,积极开展应知应会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组织全员开展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事故预防知识等电力监理安全知识学习;集中观看“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片、警示片及典型案例,特别是与我们本身工作息息相关的电网安全警示教育片、典型事故案例等组织进行深入剖析、大讨论及反思。组织全员开展“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普及考试”和“安全知识竞赛”,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提升,绷紧全员思想上的安全弦,严把培训学习考核关,保证安全培训学习人人参与,人人过关。
安全知识宣讲
举办2025年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三、聚焦现场,深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
公司紧扣“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的主题,组织开展覆盖全公司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公司全员深入开展办公场所、施工现场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施工现场重点对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风险辨识、风险预控措施等落实情况的排查;要加大对交通车辆、机械设备、外脚手架、临时用电、有限空间、高处作业、临电作业、重要穿跨越、“三宝、四口、五临边”等重大危险源的跟踪排查,活动期间共排查各类隐患149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1项,II级较大事故隐患3项,一般事故隐患80项,较小事故隐患65项),已立行立改102项,完成整改44项,整改中3项。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建立台账,形成隐患排查记录,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四、实战演练,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按照公司活动方案,结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安全生产月《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的活动通知,安全生产管理部组织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公司内部培训讲师张明对公司员工普及自救互救、应急避险等应急知识技能,综合部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基础知识讲解及交通安全知识培训。通过此次应急演练学习,提高个个会应急的能力,不断提升妥善处置意外事故发生的能力,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及时、高效地处置突发事件。有效检验了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员工的应急响应速度、协同配合能力、自救互救技能。
五、持续提升,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加强团队安全建设,持续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文化融入企业文化的核心,公司将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一)深化公司1+N问题查找机制
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将“查找身边隐患”的理念制度化、常态化,要求所有现场员工开展监理工作时都参与问题查找,充分调动基层力量,形成人人关注现场、人人参与管理的良好氛围,极大提高问题发现的广度与及时性。
(二)强化隔层汇报及下达管理指令机制执行
建立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闭环。明确问题处置流程,从现场监理人员发现问题→逐级上报→干部决策→指令下达→执行跟踪→考核保障。通过“隔层上报直达决策层 + 干部集中指令 + 执行跟踪强闭环 + 考核刚性约束”四维联动,既保障了决策效率与权威性,又压实了基层执行责任,有效破解了传统层级管理中常见的“信息衰减、责任模糊、执行拖沓”痛点。
(三)推广数智化监理创新的应用
应用数字化监理系统,向数字化远程监理转型。应用无人机和高清摄像头,开展“线上+线下”安全监督,实现施工现场实时远程监控、质量检查与安全预警的远程化,减少人工巡检依赖,提升监理服务质量。
(四)推进即时警示机制执行
及时响应,风险前置化。突破传统事后处理的局限,强调“即时”发布警示,将风险管控节点前移,确保问题在萌芽阶段被识别并干预,有效遏制事态扩大,实现“治未病”的管理效果。
全员覆盖,责任共担。通过全公司范围的警示传达,打破部门壁垒,将安全、质量等核心管理责任从单一部门拓展至全员,强化“人人都是防线”的集体意识,推动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参与的文化转型。
撰稿人:欧铭